在民主、共和兩黨剛剛結束首兩場預選之際,奧巴馬在其二○○八年正式宣布參選總統的伊利諾伊州發表演說,回顧他的八年執政,坦言「沒有能力彌合美國政治中的黨派宿怨」。有意思的是,他這次的演講場地,也正是林肯總統在南北戰爭前發表著名演說《分裂房子》的地方。而這次在兩黨預選中先拔頭籌的,也是非傳統華盛頓政治精英的桑德斯和特朗普。兩人的定位,跟當年奧巴馬自命為政治素人的形象,並承諾當選後會為美國政治帶來變革的主張有異曲同工之處。
今天美國政壇上的黨爭變得愈來愈嚴重;兩黨在國會的對立已造成多次財政懸崖,而這種對立,近年更在地方議會呈現愈演愈烈之勢。美國、甚至是全球政治素人近年的興起,或許與選民對黨爭感到厭倦不無關係。對此,奧巴馬提出讓政治更多取決於選民,而不是政黨的想法。這是良好的願望,但是當出現了由選舉來產生政治領袖的方式,候選人為了強化自己的競爭力,就需要整合人脈和資源,政黨自然而然便會出現。而在日常的政治運作過程中,兩黨仍不忘擴大政治力量,為下次選舉準備更大的勝算。所以政治上的黨爭,隨着選舉的出現是無可避免的。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在大部分實行選舉產生政治領袖的地方,都會因政黨之爭而面對政府效率相對低下的困境。
當我們考慮甚麼是良好管治時,客觀理性地認識每個制度的優劣點是很重要的。在選舉制度帶來良好結果的同時,也無可避免會有一些必然的成本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