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揭示 50年代港難民穴居築巢

【記者梁可瑩報道】香港地少人多,政府近年積極研究發展岩洞,騰出地面空間起樓,滿足市民住屋需求,其實住屋問題一直困擾香港,我們的長輩們六十多年前逃難來港時同樣難覓蝸居,有人「洞」悉先機,捐入洞穴又爬上樹建屋,成為本港第一代寮屋。

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近日舉行「同一屋簷下:1950年代香港的徙置工作」展覽,重溫本港房屋發展。檔案處高級助理檔案主任許崇德說,現時社會最多關注的是房屋問題,但其實五、六十年前本港同樣面對住屋困難,他的團隊翻查檔案館中的資料如徙置事務處季度報告等,發現多達一百四十多幅寮屋和徙置區的歷史照片。他解釋,戰後大批難民湧港,令人口由六十萬急升至二百多萬人,該批難民身無長物,「去到邊就執啲嘢搭建屋」,材料以木材及鐵鋅為主。團隊發現近九龍仔及筲箕灣山邊當年有人穴居,難民於「洞穴」開挖兩扇小窗及門,再加上簷篷後即可遮風擋雨;有人更於樹上搭建房屋,樹屋面積雖不足卅平方呎,與乒乓球桌面積相若,但已住了兩個人,環境非常擠迫。許崇德指,穴居及樹屋均早已清拆,其中洞穴的原址更演變成九龍塘豪宅區,對比強烈。

拆寮屋安排住徙置區

其後山邊寮屋愈建愈多,產生火警危險,一九五三年聖誕節便發生了石硤尾大火,受災人數達五萬多,政府之後決定拆除寮屋,居民安置到徙置區。許崇德表示,政府在大火後的翌年成立徙置事務處,派出流動徙置隊替每戶登記、拍下全家福作紀錄,以免有人「魚目混珠」。翻查徙置事務處處長報告,當年單是清拆黃大仙的寮屋區,便花納稅人廿六萬元。

歷史學家蕭國健解釋,五十年代人口急升,面積八百平方呎的單位,月租達四十元,即佔當年公務員薪金兩成,部分人因負擔不起需租住籠屋,「甚至一張床瞓八個人」。他相信難民入住的洞穴,應是戰後被遺棄的防空洞,地點遍布全港,包括在上環、九龍仔及何文田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