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或許是化解兩極之機會

立場!不少人在初一暴亂事件上,都即時站在不同的立場。雖然大部分市民都對暴力的行為加以譴責,很多理性的人也說出了應該說的話。可惜仍有不少人,為了這些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行為,找來一個又一個理由。

其實,如果本身理念夠強,根本不需被激進的人牽着鼻子走。在這些大是大非面前,應該有本身的立場。既然暴力行為不是他們一貫的立場,就應該與暴力劃清界線,譴責暴力;不應再拖泥帶水,一邊講理性一邊扮激進,猶如為暴徒助威!

這幾天,聽到很多可笑的評論。有人認為,不應將事件定為暴亂,亦不應用暴徒的字眼。如果,有看過當天的畫面,見到警察、記者及無辜者被襲擊,也不認為這是暴亂,那怎樣才算暴亂呢?又有人認為,一些被拘捕的滋事者學歷高,平日非常有禮,走出來為社會抗爭是犧牲,是值得尊重而不是暴徒……這種將社會運動也階級化的言論,就更是聽得人一頭霧水。難道大學生拋的那塊磚,跟暴徒拋的那塊磚,有分別嗎?

更可笑的是一些陰謀論,指政府故意挑起事端,派人在年初一拉小販;食環署就處理小販政策存在問題,是不爭的事實。但因此就說成是政府挑起亂局,令社會對立是很難成立的。原因非常簡單:如果政府是希望社會更進一步地分化,根本不會製造這種黑白分明的事端。對於這種嚴重暴力,搗亂社會的行為,每一個政黨,包括泛民及建制都應該出來譴責。如果泛民政黨現在能「做回自己」,站回理性的軌道,這次的暴亂,非但不是將社會推向兩極,而是將兩極推在一起,齊齊向暴力說不。現在,這個讓社會重回正軌的決定權,就在泛民手上。為了替暴力行為開脫,荒誕的藉口可謂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