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從「亞視事件」說起

本文見報是猴年的年初二,特此向各位讀者拜年,祈願各位身體安康、萬事勝意。新春期間最感無助的相信非亞視的員工莫屬,因為亞視已是一家殭屍電視台——除了營運上名義上還有廣播外,這種殭屍企業的營運已是大眾所知曉,而亞視可以無限重播其經典殭屍連續劇,這更是一家匪夷所思、非比尋常的電視台。

既定程序 幫不上忙

不少的評論都針對亞視營運上的不當,例如股權問題複雜、股東之間不和爭拗不絕,管理層在電視製作上的失誤等,這些都已是陳腔濫調;當一家企業的人事問題蓋過了企業的長遠利益,這家企業又焉能不倒。筆者反過來想說一下政府在亞視事件上的角色,特別是現在幾乎人人喊打的時候,政府在亞視事件上的處理手法。首先聲明,筆者不是想為政府開脫,政府無可否認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一味指摘政府後知後覺卻不是公允的說法,因為體制上的局限,令政府在處理亞視問題上一再進退失據。

人們想起亞視,莫不有拖欠薪金的籠統印象,可是一家企業若是可以在法例規定的期限內支付欠薪,即使出現了經常拖欠薪金的現象,這家企業的犯規行為相對輕微。這不是說這家企業沒有錯,而是情況還沒有到要即時接管的情況,這和普通的企業倒閉時不一樣。當一家企業貼出倒閉通告,又或是「內部裝修」告示,員工便會向有關機構、勞工處求助,事情也可按既定程序進行。可是亞視一直玩弄拖欠薪金的遊戲,但往往到限期前又可暫時過關,以致既定程序根本幫不上忙。

要留意的是,政府做事要講規則和程序,若果亞視每每可在欠薪最後繳付日期前清付,政府只能作多手準備,而不是直接介入。這個做法在法理上是站得住腳的,可是在情方面卻欠缺了,因為公眾看到的是政府拿亞視沒辦法,主觀出現的印象是政府無能,又或是故意放生亞視,當亞視股東包括了內地人士時,這個糊塗帳更是有理說不清,這是香港目前的大氣候。政府在處理亞視事件上無疑是做得不完善,特別是在考慮公眾主觀感受這一個環節,政府的失誤令其背後的努力白花了。

政府被動 角色尷尬

另外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亞視事件牽涉了多個政策範圍,不是一般簡單的勞資糾紛。上文所說的勞工問題是一個專業的勞工法例事項,但免費電視台卻又會涉及通訊管理這另一個政策範疇,當中的處理並不如外界般所想。免費電視台受相關法例所規管,即使亞視在處理勞工問題上有着眾多的不是,但只要亞視干犯的條例不致全面啟動禁播決定,政府只能以文件形式表達其取態和關注,又或是以非正式渠道來下工夫,但卻不可能事事干預,因這會構成干預廣播自由,相信公眾也不會認可。

然而,一種某程度上的投鼠忌器的情況便會成形,到後來助長了違規一方的做事方法,另一方卻又對大眾不討好。這個現象其實已非單獨的廣播問題,而是整個香港社會同樣面對。而且亞視的牌照到四月才到期,在行政的角度看自是不欲將問題提早引爆,結果亞視捱不到春節,政府被動角色的尷尬凸顯,引伸出來的後知後覺形象無可挽救。

從亞視事件的發生到演變,政府一直處於被動位置,要批評政府不作為很容易,可是政府做事每每有太多掣肘和局限,更不幸的是這些局限很多都是旁人不明白。政治上有云感觀就是真相,當政府還是以專業管理手法來處理大眾感性課題時,又焉能不自討苦吃?亞視事件前已有其他事例的往迹可尋,若果不嘗試多從公眾的觀感去處理問題,不管多努力處理問題,還是得不到應有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