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開了一場演講,講一帶一路戰略,反應頗佳。演講裏,我特別介紹絲綢之路的前因後果。歐亞大陸乃至非洲大陸幾千年來都接在一起,漢唐的絲綢之路後,隨着航海技術發展,陸上海上連在一體,由絲綢、瓷器以至茶葉,中心是中國先進的生產文化,向全球銷售最好的東西。但在商品背後,則是中國的文化、生活,交流的便是文化與意念、技術乃至物種。中國與其他國家均因此而變。十六世紀後,絲綢瓷器茶葉之路擴及歐亞、非洲甚至美洲。因此,一帶一路不是短暫的重商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
把歷史與當代比較,我們更可看到中央領導提戰略的智慧和文化。一帶一路首先是和平與發展,是各國共同發展,按各自選擇互動演化,沒有甚麼教條式規律,而是各國人民在生活演化過來。中國是倡導、出大力,卻不是如英法美那樣主宰別人,而是共建共享。這是文化文明的發展,基建投資、貿易只是第一步。
演講的題目包括香港,我卻不作分析,理由是一帶一路帶給香港的是大變。比起五十年代由轉運港變為出口製造業,九十年代變為轉運加金融,一帶一路開啟的是更深遠的轉變。英美體制沒落,終結十八世紀以來三百年的格局。中國復興伴着一帶一路各國興起,全球變成真正多元化。香港要參與和應對,便要擺脫既得利益的限制,重新學習,重新建設,重新出發。這樣由根的轉變不能靠政府,而屬全社會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努力,還有外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