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對香港教育學院來說是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因為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教院正名為大學,對教院的同事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在香港要成立一間大學不容易,因為使用「大學」一詞有相當嚴格的把關,在現時香港的大學裏,除了科大之外,莫不經歷了一個學院年代,早年的港大前身是西醫學院,中大更是崇基、新亞和聯合三院合併起來。而理大、城大、浸大、嶺大、公大、仁大也有其學院年代,可見香港政府在頒授大學這個名銜上的謹慎,而得到大學這個名稱也代表了質素上的一定保證;事實上,香港高等院校無論在師資或教學質素上向為國際認可。
一個地方的長遠競爭力,取決於其人力質素的高低,香港以彈丸之地而能創下如此驕人的經濟成就,人力資源是致勝的關鍵。問題是人力資源的培養不是立竿見影的投資,教育的回本期長,所以政府的投入相當重要,特別是在高等教育上,這個投資的金額要求更大,政府的角色更形重要。在財政上政府要有擔當,在政策上政府也責無旁貸。
上文說過高等教育的投入資源要求很大,可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資源是否用得其所。教育不比一盤生意,做生意的可以看到帳目上的盈虧,但教育卻是多年後才會開花結果。要政府多投放教育資源在理念上無人反對,可是當財政資源有限而各方需求無限時,教育投資往往未能得到最佳的分配。這不是說政府吝嗇教育投資,而是教育是一個不停改進的專業,需要的是不停的投入才可以得到進步,也就是說在資源使用上教育專業時常都會遇到不足的困局。以香港的富裕,理應在教育上加大投資,不少的專家學者都以香港投放科研教育的經費不足而大聲疾呼,可是從公共財政的角度看,當其他開支如醫療、福利、房屋也大喊資源不足時,教育投資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的得到關愛,於是乎教育也只能在有限資源下運作,一群寂寂幹實事的教育工作者,在緊張的資源下默默的貢獻。
所以政府有需要去改善現時的教育投資方式,好使資源真的用在學校身上,而不是令老師花上大量時間在文件工作上。需知道現時同學的背景沒以前的單一,多元的背景要求更多的教學準備,無論在教室內外,教學人員的壓力已到了臨界點。教育資源要追上社會的需要,不論在高等教育或是中小學、學前教育同樣適用,在有限資源的局限下,要做的自然是優化資源使用的安排。
第二項政府的承擔是政策上的配合,引言說過教育學院正名大學的路,也道出香港的大專院校在大學正名上的不容易。外國不少著名的高等院校並不是以「大學」為名,但在香港始終能以大學為名稱的較為社會所認可,一來這是文化因素使然;二來政府在大學名稱使用上的把關也令社會對大學這個名稱有很大的嚮往,大學正名,已是一種質素的保證。既然在教育上要有承擔,政府在教育政策上要大力支持,特別在大學正名上的程序,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教育學院正名之路跑了十年有多,要不是教育學院是公立學院,這條路並不好走。
現時不少的自資學院都希望以正名大學為發展目標,政府要有政策支援才可能成事。早前政府已公布了正名大學的路線圖和要求,這已是政策支援的一大步,但如何執行落實卻是未來的挑戰。
從教育學院正名的努力,可見目前香港教育面對的問題和政府的角色,人才是國際競爭的取勝之道,完善化資源處理和政策支援,是目前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