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測食物甲醛理大研螢光探針

【本報訊】近年不少食品被發現非法加入甲醛作漂白和防腐之用,市民進食後可能過敏、中毒或致癌。為加快測試食物是否含甲醛,香港理工大學研發「螢光探針」,若食物樣本中有甲醛,在手提式紫外光燈照射下,螢光探針呈現螢光藍色。此方法較傳統方法省時省錢,每次使用成本少於三十元,僅為傳統方法的十分一。

儀器成本只需數百元

螢光探針的測試方法是在一個針狀實驗器皿放入結合樹脂聚合物、螢光染料和金催化劑,再加入攪碎成汁的食物樣本,加熱後用手提紫外光燈照射。甲醛濃度愈多,器皿呈現的螢光藍色愈多。螢光探針一小時內可一次過檢測十個食物樣本,較傳統逐次檢測每個樣本需時三十分鐘省時。整套儀器成本只需數百元,較價值約五十萬元的傳統分析儀器便宜。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黃文健昨表示,一般食物含天然甲醛,如蘋果含量達6.3至22.3ppm;冬菇有100至406ppm。一般加工甲醛的分量較多,若在螢光探針反映出食物的甲醛量超過天然甲醛標準,很大機會代表被加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