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衞星網引述俄羅斯專家的分析稱,解放軍改革中很多都是在倣效二○○八年俄羅斯實行的「新徹底改變俄軍面貌」改革。北京軍事專家趙小卓對《環球時報》否認中國的軍隊改革是照搬俄羅斯。不過,從歷史的角度看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以俄為師」在毛澤東時代並非虛言。
蘇聯武裝力量最高領導機關是國防會議,蘇共黨總書記是主席、部長會議主席(總理)是副主席,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和國安會主席等有關高級黨政軍首腦是國防會議成員。國防會議下設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幹部部、總裝備部、總監察部和總財務部等職能部門。
中共立國之初,毛澤東向蘇聯「一邊倒」,軍事領導體系照搬蘇式不誤。中央軍委以下設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幹部部(一九四九年);軍委作戰部、軍委情報部、軍委訓練部、軍委通訊部、軍委軍械部、軍委軍事運輸部、軍委兵工委員會(一九五○年);和武裝力量監察部(一九五五年)。以上部門主管有劉伯承、徐向前、羅榮桓、葉劍英等元帥,有黃克誠、王樹聲、陳錫聯、呂正操等大將、上將,也有王諍這樣的中將。比較今天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由原來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等四個總部的主管清一色最高軍銜;改為七個部(廳)、三個委員會、五個直屬機構共十五個職能部門,即: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國防動員部、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科技委、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軍委審計署、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
習近平這次重大軍事改革有兩大特色,首先是高度中央集權。原來的參、政、後、裝四大總部位高權重,特別是總參謀部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九七三年毛澤東召集政治局和各大軍區司令會議,讓鄧小平復出,說是給你們請了個軍師,擔任總參謀長,因為有些人怕他。解放軍為文化大革命立了新功,有幾個大軍區是司令員拍板就算,政委不起作用。老毛於是搞一手八大軍區司令對調,只調司令不調政委,還要請鄧小平做總參謀長來鎮住這幫驕兵悍將。
開放改革後四大總部又有尾大不掉的趨勢,拿掉徐才厚、郭伯雄這樣的巨額貪腐過程驚心動魄,於是中南海決心把四大總部的職能分散為十六個部門,參與決策的權柄則收歸最高核心領導層;總之是強化黨指揮槍,同美軍俄軍性質勢成水火。日前有美國媒體問我,中國軍隊此次改革是否倣效美軍,甚至向美軍看齊?我對這種幼稚的美國同行不得不講點中國特色ABC。中南海不斷強調解放軍是黨軍不是國軍,全軍上下都由政委(黨代表)決定政治方向。三十年來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完成了機械化邁向資訊化,從軍服到作戰模式都像美軍,但在政治上還是共軍。
從關家戰役中鄧小平表現可知政委的作用。一九四○年十月底百團大戰期間,日軍36師團特種兵岡崎大隊約五百人,摧毀了八路軍總部兵工廠,彭德懷發誓要在根據地內全殲岡崎部隊。他調集129師386旅、新10旅、385旅一部和決死第一縱隊等一萬多人血戰兩天三夜,傷亡兩千多精兵還攻不下關家陣地。129師長劉伯承建議暫時撤圍另尋戰機。彭德懷威脅:「拿不下關家,就撤銷129師番號,殺頭不論大小!」 129師政委鄧小平說:「打仗嘛,說到底,是打政治仗。明知道很難打,傷亡大,但政治上需要打,那也非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