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熔斷機制何故一出夭折

內地最近股市大幅下挫,牽動全球股市波動。在西方能夠防範股市恐慌性拋售的「熔斷機制」,被引用到內地來,情況卻完全不一樣,非但沒有使到市場冷靜,反而使股民更加不理性,何故會出現這種情況,確實值得深思。

美國在股災後,於一九八八年建立「熔斷機制」,差不多相隔九年多,直至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才首次遇到股市「熔斷」,而復市之後,市場對該機制是讚多於彈。可是,內地推出的「熔斷機制」,落實的第一天便兩次「熔斷」,三天斷了四次,市場反應是一片罵聲。

事實證明,內地設立「熔斷機制」,不僅沒有減輕股市波動,反而產生市場新的恐慌,權衡利弊之下,最後證監會不得不半夜出來喊停。為何西方股市能夠行得通的「熔斷機制」,來到內地股市就「水土不服」,一出夭折?

主要原因是,內地股市和西方股市有很大分別,歐美或一些較成熟的證券市場,都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而內地股市則以散戶為主,佔大市交投接近八成。散戶之中,大都抱着炒股心態,就是想急功近利賺快錢,他們對經濟學問認識有限,羊群心理導致容易輕信和盲從一些傳言或小道消息,這種不成熟的投資心理,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反應便會特別敏感,進退失據,加劇了市場波動,甚至失控。

「熔斷機制」原意是起保險絲的作用,現保險絲燒斷了,乾脆不設保險絲,是否就解決了問題?筆者認為,保險絲不能沒有,關鍵是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