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誰出掌特首大位,房屋土地問題都必將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人口不斷增加,年輕人期望置業,銀髮族要安居,還有公立醫院床位不足需要擴建等,在在需要土地,這還未有論及租金太貴,影響營商的大問題。
去年十一月,「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首份研究報告指出,未來三十年,香港或需要新的土地逾九千公頃,約等同三個沙田新市鎮,才能解決新增的人口居住的問題。報告觸及敏感的郊野公園可否釋放部分土地的問題。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亦公開評論土地供應不足的難題,認為社會應探討地從哪裏來的問題,直言「究竟要山明水秀,但房價貴絕全球,還是稍作調整」。梁表示現屆政府的土地政策方向正確,社會對此要有所抉擇與取捨。
梁錦松與梁振英對郊野公園範圍內生態價值較低的地段可釋放出來,考慮作興建房屋的用途,意見相近。阿松明言五個百分點的公園地可供一百萬人居住,即時招惹輿論關注。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被媒體追問政府對動用郊野公園土地時沒有正面回應。本屆政府任期早已過半,要真的觸及政策性調整,也只能留待下屆政府,但土地匱乏影響民生及經濟的結構性難題,將是揮之不去的重大挑戰,殆無疑問。
民間團體與政府對話,就土地供應的來源展開探討,包括填海與釋放部分郊野公園土地的各種可能性,讓公眾有更多的了解。各方擺事實及數據,作出理性務實及有遠見的討論,是一件有益及具建設性的事情,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