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飲菌落肚 養生變中毒

有沒有飲過「延年益壽茶」?最近坊間流行種菌發酵食療法,市民將紅茶菌、克菲爾菌等益生菌,混入茶或其他飲料,釀製聲稱可達致排毒及紓緩濕疹等的「養生水」。不過,有學者及醫學界人士指,發酵工序極易受周遭環境的病菌污染,隨時「好菌變壞菌」,引致肝腎衰竭。即使菌水及菌塊外表沒有異樣,亦有可能已經變壞;而釀製方法不當也會導致飲用者重金屬中毒。威爾斯親王醫院亦證實,早前有病人因服用自行釀製的菌水而出現腎衰竭症狀,至今仍需接受腹膜透析治療。

近期網上不時會見到推介「延年益壽茶」、「養生水」等種菌發酵食療法,其中紅茶菌水最受歡迎。紅茶菌水又名紅茶菇水或冬菇茶,先將紅茶與糖水混合後,再配以紅茶菌密封存放,發酵約兩周便可製成。有網民聲稱紅茶菌水含益生菌,功效繁多,既可治病又能延壽,不但可改善消化系統不良、內分泌及血壓過高等問題,亦可紓緩皮膚過敏及濕疹。

強烈醋味 長者飲後或痛風

「飲咗個幾月,覺得夜尿少咗、腸胃暢通咗,皮膚冇咁易出疹。」從事文職工作的李小姐經同事介紹,自行釀製紅茶菌水飲用,「將茶同片糖攪勻,成塊(紅茶菌)放入去浸一輪就飲得。」她表示,紅茶菌在浸泡期間會「一分為二」,長出另一塊呈半透明啫喱狀的菌片,可當作菌種送給其他人或留待下次發酵之用。記者試飲紅茶菌水,味帶酸甜,帶有強烈醋味,與酸梅湯近似,惟李指「唔係人人都啱飲」,「太酸會傷胃,同埋老人家飲完可能會有痛風。」

紅茶菌水雖然容易釀製,惟李曾試過在菌種發酵期間,懷疑未有密封發酵容器,導致黴菌極速增生,菌片上長出大量白綠色的「麵包黴」狀菌絲,整瓶菌水變成啡黑色,「怕飲完唔舒服,惟有成樽倒晒重新浸過。」

社交媒體設群組交流心得

除紅茶菌水外,克菲爾菌亦獲種菌者垂青。克菲爾菌的菌種呈半透明圓珠狀,可放在茶或牛奶與糖的混合液中發酵,由於味道似帶酒味的乳酪,故又被稱為「牛奶香檳」。有愛好者於社交媒體開設群組,免費派發菌種及交流培養心得,甚至分享「含菌」食譜,將一粒粒的菌珠加入食物食用。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趙紹惠指出,紅茶菌和克菲爾菌皆由多種酵母菌、細菌及真菌組成,透過吸收糖分生長。當菌種混入茶及牛奶等飲料後,會把養分分解,以便人體吸收,惟發酵過程極易受到污染,「混合液有大量營養,少少菌都生到好勁,如果容器入咗塵或者整嗰時對手冇消毒,就已經可以喺短時間內污染晒成樽嘢。」

「菌種受到污染,係睇唔到、清唔走!」趙表示,發酵時必須遵從「無菌操作」原則,事前將容器及雙手徹底消毒,並盡量避免與塵粒及其他異物接觸,否則會遭常見於周遭環境的大腸桿菌、黴菌等污染,即使菌水及菌塊外表上無異樣,飲用後亦可能會中毒,嚴重者可導致肝腎衰竭,甚至致死。

專家:療效未經科學證實

趙指,由於菌類發酵過程中會釋出強酸,市民若使用金屬或塗漆器皿盛載菌液,金屬成分會受強酸侵蝕而滲入菌液中,長期服用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建議市民宜使用塑膠或玻璃器皿進行發酵。對於種菌食療,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副顧問醫生陳耀祥指出,相關療法功效暫未經科學證實,但菌類受污染後會產生毒性,服用後或會造成嚴重感染及過敏反應。威爾斯親王醫院發言人指,一四年一名病人服用自行釀製的菌水後不適送院,並出現腎衰竭症狀。衞生署發言人呼籲市民,接受任何療法前應徵詢註冊醫護人員意見。

圖:吳康琦、關萬亨

文:李耀宗、黃家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