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政黨年輕化是好是壞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日前正式公布,她不參與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從此退出議會工作。當然,她有條件及能力造就一位新人在新界東當選,效果是以新代舊,進行新舊交替的任務。劉多年來參與香港爭取民主、人權的運動,也在非常困難的時期帶領民主黨站穩住腳。筆者雖然和她在策略上有不同思維,但在爭取民主的道路上,仍希望保持合作。

除了劉慧卿外,民主黨的單仲偕早已表明不會再參與立法會選舉,交由年輕人接棒。可以說,民主黨內第一代的立法會議員先後退下火線,不單議會工作,甚至黨的領導都會由年輕一代接手。民主黨已完成其新舊交替的過程,這是一個組織發展的必然現象。只是有人認為,民主黨安排新人接棒是來得太遲;甚至有人指出,劉慧卿不再出選立法會議員,是受到黨內黨外的壓力而被迫退下,有點像當年戴卓爾夫人被黨內少壯派逼下來一樣。然而,我相信以劉慧卿的性格,她不會因為受壓而輕易就範。

其實,各個政黨近年都展現了年輕化部署,一來是社會上期望新面孔,舊面孔的政治人物不再有吸引力;二來是各政黨的年輕一輩都要求上位,所以不時向舊有的領導層進行衝擊。

政黨年輕化會帶來甚麼局面?在建制派的年輕化,主要是形象工程,給人感覺有朝氣及活力。反觀泛民領導層的年輕化,則可能帶來政黨路線的變動,因為泛民的年輕黨員較傾向激進的思維及行動,故若泛民政黨由年輕黨員擔任領導,路線會走得更激進。是好是壞,看大家的政治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