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本土意識如何定位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撰寫網誌,以母校喇沙書院舊生對母校的情懷,與本土意識相提並論,認為兩者同樣在身份、傳統和文化有強烈感情和自豪感,所以本土意識一樣可成為正面、具建設性的力量,推動香港變得更好。財爺對本土作出的理解及願望,得到本土人士的正面回應,再一次說明大家好言相對,總比針鋒相對更有建設性。

本土意識是正常不過的事,因為這是大家對自己社會充滿認同感及歸屬感的表現,每個社會都應該有其本土概念,就是將自身的優良文化及優勢條件,繼續傳承,甚至發揚光大。因此本土意識及行動,都可以是社會上的正面能量;台灣政府多年來都積極推動本土文化及創作。

今日香港也有不少團體積極推動本土文化活動,例如本地遊、懷舊文物交流、農田復耕等,都是希望重拾一些本土特色,保持其生命力。

當然大家關心的是以本土為口號,以激進手法表達對政府不滿的團體。近年中港兩地交往,出現不少矛盾,例如個人遊,影響香港市民的正常生活。另外政改爭論,中央採取強硬態度,令不少港人感不滿。中港關係惡化,中央對港事務有過多的干預,造成愈來愈多港人抱有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情緒。所以有一些本土團體,以對抗作為手段,是政治上的定位,而這個定位也有一定市場,足以令這些本土團體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如果財爺希望這些定位抗爭路線的本土團體,發揮他心目中的正面及建設性力量,可能是一廂情願,當然筆者是希望財爺的心願能夠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