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攝影 盼「莫失莫忘」

【本報訊】社會急速發展,不少古舊村落及建築物漸漸被淘汰變成廢墟,甚至演化成靈異怪談之地,教人敬而遠之。一批廢墟攝影愛好者卻選擇闖入這些被人遺忘的地方並重新為其「上色」,變成鏡頭下的主角。廿五歲的陳鍵樂,兩年多前經朋友介紹接觸廢墟攝影,由最初只為靈異探險,到後期因在廢墟裏發現具歷史價值物品而改觀,冀透過攝影保育廢墟,讓更多人關注相關議題,「因為可能下次去嘅時候會見唔番,想用相機留住佢,話畀其他人知。」

原為探險 後望記錄歷史

曾任攝影師的鍵樂笑言,兩年多前由風景拍攝轉而接觸「廢攝」,除想一改拍攝主題「冇咁悶」外,還希望到傳聞中的猛鬼建築物探險。他憶述首次隨朋友廢攝的地點,是屏山一間荒廢已久的「鬧鬼」學校,晚上甫抵達學校便發現入口有燒過的冥鏹,頓時毛骨悚然。後來在第二層的課室拍照期間,「對面門突然砰一聲關上,覺得好驚,影多陣就即時走。」他說,回想起當時情況覺得有點可惜,「應該走過去睇吓,可能只是風聲。」

不過鍵樂坦言,當初為靈探而廢攝是錯誤的想法,「其實廢墟攝影係一種藝術記錄,當你親身去到荒廢的建築物,喺該處聞到、摸到之後,就會諗背後嘅歷史。」他更以在當天採訪地點找到的七十年代日本雜誌、磁帶及教科書作例子,「可以喺呢間日治時期被徵用作日軍總部的大宅,搵到呢啲好少見嘅物品,特別有滿足感。」

促政府關注 增保育活化

他指本港仍有很多具價值卻被遺忘的地方,希望用攝影保護它們不被破壞,「呢啲廢墟可能過一段時間會畀人改建或收購,但希望政府可以留意多啲呢類議題,保育或活化呢啲地方。」但他指「行規」是不會公開廢攝的確實地點,以免遭人為破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