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白泥碉堡是辛亥革命期間,興建用作革命黨藏身及監視清廷的建築,樓高兩層的碉堡與台山碉樓建築風格相似,保留着當年的結構,從外亦可看見作防衞用的槍眼。「阿爸幾歲時兩次見過孫中山嚟碉堡開會,仲指我睇由碉堡行去屯門紅樓條山路。」趙炳賢指,亡父經常講述祖父趙錦華跟隨孫中山及鄧蔭南的事迹,當時先烈隨時準備與清廷駁火,會輪流在碉堡閣樓監視屋外動靜,更在樓內準備武器隨時駁火。直至有日,其祖父跟革命黨人離去後再沒有回家,由當時僅為小童的父親「擔起頭家」。
根據古蹟辦資料,碉堡是本港有確實證據證明,與孫中山及其革命黨人領導革命運動有直接關係的建築物。革命分子鄧蔭南籌辦興中會,並在下白泥興建碉堡的事迹,在講述本港歷史的書籍亦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