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港珠澳大橋牽連粵西發展

港珠澳大橋將延遲至二○一七年底建成,比原定計劃遲了一年有多,且建造費要超支五十多億元,市民大眾自然感到有些失望。

平情而論,像港珠澳大橋這樣龐大的基建項目,當中又涉及一段海底隧道,工程極為複雜,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難以預計的情況,可以理解。就像今次的延遲,當局歸咎幾點原因,包括:物料供應不穩定、勞工短缺、航空限制、環保限制等等,都是明擺着的事實,有目共睹。

問題是,面對這些困難,當局將會採取甚麼措施因應?當然,最好是能夠設法追回失去的時間,就算退一步,也希望不要一遲再遲。

大橋的興建,有助推動粵港兩地人流和物流交往,是社會的期待。大橋通車,早前說可以帶動珠江西岸,例如中山、南海、番禺和順德等市的經濟發展,而最近有傳媒朋友前往粵西訪問,所見所聞,頗有參考價值。

粵西的湛江、茂名和陽江等市的經濟發展,相對於珠三角是較為滯後,但是近年正加快步伐發展。當地有一種說法:前三十年珠三角崛起,今後三十年就輪到粵西領風騷了。

所以,粵西城市對大橋的通車很有期望,因有助提升粵西城市群經濟發展。例如從深圳往陽江,現在需要六個小時的車程,如果從珠海驅車前往,只需兩、三小時。從香港走大橋到珠海,再往陽江,將會比以前節省一半時間。

粵西城市,無論工資抑或地價都低過珠三角,成為這些城市吸引外資的賣點。大橋建成通車,對港商向珠江西岸,以至伸向廣東西部,都是難得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