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揭露環境局多年來「計錯數」,導致都市固體廢物量及回收率被扭曲,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昨召開聆訊。多名委員批評環境局及海關欠缺協調,導致多年來所收集的數據出錯,直斥有人枉花公帑。兩個部門卻死撐指,「計錯數」全因回收商及貿易商均對本港產品出口貨的定義有誤解,當局發現問題後已加強教育。
帳委會委員陳克勤批評,環境局過去以錯估的數據來施行政策,導致不少措施成效不彰,枉花公帑。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解釋,目前港府所採用的報關統計方法與國際做法相似,當局於一一年留意到回收率有不尋常波動後,已委託顧問研究,結果發現回收商對本港產品出口貨物的定義有誤解,導致回收商向環境局提供的資料有誤。
海關關長鄧忍光則指出,本港實行免稅政策,故相信貿易商在報關時無動機虛報資料,同時又指貿易商對港產品出口貨定義有誤解,導致當局「計錯數」。他稱,海關已於去年發出指引,教育貿易商分清回收物料屬本地產生,或是海外進口後經處理以供出口類別。
另一委員梁家傑質疑,當局多年來錯誤估計回收率及都市固體廢物量,就連三個堆填區的飽和時間也有高估之嫌,質問當局如何挽回公眾人士信心,又擔心當局在獲得擴建堆填區撥款後會歎慢板,不重視源頭減廢。環保署副署長陳偉基回應指,會多管齊下減少廢物。
對於被指多種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制時間表嚴重滯後,署理環境局局長陸恭蕙解釋滯後主因是立法需時,又指當局將於一七年研究充電池、包裝物料,以及輪胎的生產者責任制落實時間表。她又透露,當局正研究下一步實行廢膠樽生產者責任制計劃,料至少兩至三年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