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棚」屢奪命 研新廈裝吊船

本港近期發生多宗工人從棚架墮下死亡意外,勞工處被批評工作未到位,多年來仍容許俗稱「飛棚」的懸空式竹棚運作。勞工處副處長(職業安全及健康)梁永恩承認,「飛棚」有意外風險,尤以拆棚時風險最高,屋宇署正研究在新落成大廈加設安裝吊船裝置的可行性,以便替代棚架進行維修、保養及清潔工作。另外,勞工處與職業安全健康局正構思,以預制組件棚架「鉗實」外牆,工人不用拆棚,但仍涉技術問題未能推行。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討論職業安全狀況,勞工處最新數字指,今年上半年建造業意外有一千六百七十四宗,比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九點二。

今年18致命意外 高處墮下佔半

截至昨日,今年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有十八宗,其中九宗是高處墮下死亡個案。多名議員批評勞工處工作未到位,工黨李卓人促政府禁止「飛棚」運作,改由吊船做外牆工作。

梁回應指,現實不能全面禁止「飛棚」,因不是所有大廈有裝置可安裝吊船,但勞工處正構思新方法減低工人下墮風險,包括研究預製組件棚架及在新大廈加裝吊船支撐點。他強調,工人現時做妥四項防墮裝置已可減低風險,並可申請資助購買俗稱「神仙棍」的室內穩固錨,支撐工人在外牆工作。

梁又憑經驗分析,建造業致命意外多涉及四十至六十歲的資深老行尊,工作經驗豐富但安全意識薄弱,勞工處會到地盤加強宣傳職業安全意識,而近年建造工人增加四萬多人,亦對職安帶來挑戰。

違規僱主獲輕判 業界請願抗議

對於港珠澳大橋發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勞聯議員潘兆平關注勞工處工作成效。梁永恩指,該處與海事處六至十月,為有關工程承建商及工程顧問公司管理層及工人舉辦五次安全講座,每月與海事處聯合巡查行動,海上致命意外有下降趨勢,顯示工作有成效。

工團數名成員會前請願,批評勞工處對工業意外違例僱主判罰過輕,每宗致命意外平均罰款僅兩萬三千元,梁指兩年前已留意到判罰過輕,向律政司要求提高刑罰,平均罰款有上升但仍不足,正待累積案例再與律政司研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