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人數隨人口老化不斷增加,患者覆診次數頻密,並需長期用藥降低眼壓。聯合醫院引入超聲波乳化聯合內窺鏡睫狀體光凝術(ECP)助患者降眼壓,病人術後毋須住院,新手術「一石二鳥」可同步治療白內障。對比傳統手術成效,該院發現病人在新手術後半年覆診次數減半,料引入新技術可縮短患者輪候手術時間。
青光眼患者因視神經受損導致視野收窄,眼內睫狀體製造過多房水形成眼壓,需透過眼藥水控制房水分泌。
不過,聯合醫院眼科副顧問醫生陳志宏說,不少患者用上三、四種眼藥水仍未能降眼壓,需以導管手術抽走房水。新引入的ECP手術透過激光熱力刺激睫狀體收縮,從而減少房水分泌。新手術亦可同時處理白內障問題,整個過程只需三十五至四十分鐘,病人術後毋須住院。
聯合醫院眼科駐院醫生劉承樂指出,該院回顧一三年五月至一四年五月共有五十九宗ECP手術,發現九成八病人術後半年,眼壓可維持廿一度或以下的理想水平。該院又分析一二至一四年中,共一百零五宗ECP及傳統小樑切除術,發現ECP手術時間較傳統手術平均少三十六分鐘,病人覆診次數由十一點五次減至六次。
不過,改善眼壓及減少藥物使用量的效果,仍以傳統手術表現較佳。現年六十五歲的楊先生一一年確診雙眼慢性閉角性青光眼,眼壓最高曾達三十度以上,右眼病情較嚴重,期間以三至四種眼藥水控制病情。他後來分別在一四及一五年尾接受ECP手術降低雙眼眼壓,同時可減少使用一種眼藥水。
陳志宏認為,ECP未能取替傳統手術控制眼壓的成效,但可為同時有白內障的青光眼患者,或不宜接受傳統青光眼手術的患者提供多一個選擇。他相信,該院兩至三成青光眼患者可接受ECP手術。
劉承樂又指,ECP能縮短手術過程,令每個手術節數可增多一個手術名額,加快輪候情況。
記者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