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自四五年蔣介石和毛澤東在重慶會談後,兩黨領袖終於再次在新加坡見面。馬英九和習近平按約定「先生」互稱,避開政治意涵的爭端和敏感,這種傳統可以追溯到當年蔣、毛的見面安排。當時,蔣介石發給毛澤東的邀請和談電文中,即以「毛澤東先生鈞鑒」開始,毛澤東初次回電,先稱「蔣委員長」,之後的往來則同樣稱蔣為「先生」。在毛澤東抵達重慶之後,雙方的會談和宴會,一直都互稱對方為「先生」。
使用這個稱謂是一個務實而充滿智慧的做法。在中文語境裏,「先生」是用來對有一定地位或知識的成年人的尊稱。在兩岸同文同宗的交往,中文的深度便能帶出各種超出字面的含義。這樣一個「先生」,包含了無數雙方無法宣之於口的想法,例如兩岸分治的現實狀態、「中華民國」的地位問題等等。難道你都可以在落落大方地稱呼對方政黨的領導人為先生,還會不承認這些嗎?而且避免了要直接對這些問題表態的尷尬。
能夠這樣務實,除了兩黨和雙方領導人的魄力之外,當然少不了經過六十多年來兩岸積累的人心向背。兩岸人民同屬一家,祈求着兩岸的和平友好。兩岸的體制、發展階段和模式等技術性問題,窒礙着兩岸更進一步的融合。可是,正是今天需要面對蔡英文口中「框限未來在兩岸關係上人民的選擇」的分裂思潮,使得兩岸的共有文化和歷史,發揮給予兩黨面對問題的養分。
「一個中國」、兩位「先生」、「三個政黨」,這是中華民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