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區選多政壇新秀

區議會選舉競爭超激烈,體現在傳統建制與泛民兩大陣營之外,還多了一批佔領運動浮現的傘兵組織加入戰圈,而本土派亦不甘後人,在絕大多數選區都有競爭,自動當選者極少。

年輕人參選的數量大幅上升。傘兵參選人幾乎清一色是三十歲上下的所謂政壇新秀,除了佔運期間的抗爭經驗,做地區服務或推動改善民生的工作,都是「初哥」也。傘兵勝算低,志在宣傳政治理念、試票及學習,倘能贏取議席,實乃意外驚喜。有趣的是,建制與泛民政黨刻正步入新老交替、青黃不接的時期。明年立法會棄選的重量級現職議員據初步估算,約有十餘人之眾,勢必掀起搶位的熱潮。有規模的大黨皆有接班人的計劃,早於過去兩年起步,以今次區議會選舉為重要考驗的階梯。

以民建聯及民主黨兩個傳統大黨為例,今次都派出大批新人上陣,除了在有經驗的老手帶領下務求接上班,更向外擴張,期望奪取更多新的議席。民主黨的參選者雖然較上屆少逾三十人,但有逾二十人是首次出征的年輕人。年輕參選人學歷高、活力充沛、多創意手法,在網絡動員方面佔有明顯優勢,令區選展現更多年輕人的色彩與新氣象。

年輕人的弱點是欠缺耐性,做地區工作或有衝勁,卻是五分鐘熱度,稍有挫折,令信心受損,就會退縮,但區議會工作是將從政視為志業的上佳鍛煉場所。區選應能體現「勝不驕,敗不餒」,久經沙場,才有望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