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迫中央在政改談判中讓步,是佔中行動的目標,結果證明失敗。不單失敗,中央更因佔領運動持續七十九天,導致特區政治趨向激進化而企得更硬,實行寸步不讓,在政改最終被否決後,何時再有普選,變得遙遙無期。
佔運期間湧現大批所謂傘兵,追求宣揚激進民主理念,要遍地開花。佔運被迫結束後,部分傘兵組織轉向參選區議會,企圖爭奪政治陣地,作長遠抗爭,令今次區選出現更多變數,其中傘兵與泛民政黨候選人撞區,最受關注。
雖然傘兵勝算不高,但作為政治新勢力,對泛民陣營帶來挑戰。無論選戰結果為何,這些傘兵組織,少說也有數十個,未來與泛民黨派的關係是合作還是各走各路,值得關注。
傘兵組織不滿泛民搞了政治幾十年,在立法會及區議會亦有不少議席,政治影響力不能算小,但在推動普選進程近年可以說得上是毫無作為,不見有何突破。
最重要的是泛民與政府及中央溝通對話,被傘兵視為效果不彰,政治路線有問題,應該換軌。傘兵認為以抗爭衝擊代替溝通對話,有望打破現時僵局,向政府及中央施加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才是正確方向。為延續佔運精神,新一代政治組織除主張不合作運動之外,更以自決修憲為口號,要求香港本土利益至上,反對「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對香港的政治干預與打壓,並且主張討論修改《基本法》,勢必與傳統泛民政黨產生衝突,為既有的政治生態帶來難以預測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