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的大學生人數

若果香港要在二十一世紀維持其世界城市的功能與地位,一個關鍵因素是要擴大大學的發展。

香港現時的大學體制沿襲自殖民地時代的精英主義;回歸後董建華倡議香港要有六成適齡青年上大學,但政府資助發展的大學擴招步伐緩慢,增加數字主要是靠私營的副學士學位課程,有點濫竽充數之嫌。近年開始開放私營部門辦大學,承認部分可辦學位課程,規模還是有限。政府資助本科生學位,在上個財政年度為九萬多,加上其他,相信在十五萬人左右,連同研究生課程等,包括海外大學在港辦的課程,不會超過二十萬人。

以香港七百多萬人口,總人口中只有不足百分之三為大學本科及研究生,並不足為高等教育中心。二十萬大學生,在歐美和內地有眾多的城市已達到或超過這個水平。國際大都會如倫敦、紐約、東京等均在一百萬人的規模。廣州市也有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一百萬人稍多,相對當地千三萬人口,至少有百分之七的比例。在科研方面,香港的社會支出只及廣州、深圳不足四分之一。大學教育的規模更為落後,在現今知識型經濟的競爭裏,香港怎會不江河日下,只退不進呢?

香港或許不應像澳門那樣開放大學教育。為保質量,還要嚴格規管。但政府應擴大資助大學的學額,同時提供條件幫助私營院校發展。香港本地學生求學意欲不強,成績亦差強人意,實在好應開放外來學生人數。香港的大學生在校人數應至少倍增至四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