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打民生牌吸選票

區議會選舉以民生議題為主打,政治及經濟為次,是基本規律。相信政改爭拗及挫敗之後的首場區選,也難脫此特色。近日不論泛民還是建制陣營,紛紛落區宣傳及拉票,皆祭出廣受注目的民生議題,即為上佳明證。

鉛水事件、圍標裝修、電話騙案以至衞生清潔等與街坊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民生議題,近日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其實與政黨打選戰的策略分不開。所謂「民生無小事」,為吸引街坊認同,爭取選票,政黨各顯神通,全情投入力量向政府施壓,無非要做到所謂「成功爭取」。值得注意的是,長者及中年家長,對區內的民生議題尤其關注。不少生於斯長於斯,家園建於斯,對區內環境衞生、住屋交通以至治安等,非常重視,期望區議員認真處理好各種問題,使街坊能安居樂業,享受天倫之樂。

有道是「蛇齋餅糉」可討好街坊,這僅是禮數及小恩小惠,容易讓人受落。不過真正能爭取及鞏固票源,最終還看民生工作做得是否到家。人情世故之外,民生議題才是關鍵所在。

職是之故,選民登記冊新增的人數以長者居多,對建制的選情較有利,皆因以人力及財力資源計,建制有明顯優勢,而心態及生活習慣上,長者亦傾向建制。

相反的是,年輕傘兵對地區生活了解不足,也未能掌握長者及中年家長的心態與需求,單憑空洞的政治口號難吸引選票。而傘兵與泛民參選人撞區,結果互相分薄票源,令泛民徒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