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助思覺失調者就診

思覺失調患者出現幻覺或妄想而不自知。香港大學精神科學系系主任陳友凱表示,本港估計有十萬至廿萬人患思覺失調,十五至廿五歲年輕人士最高危,但約四分之一無接受治療,或潛藏社區。陳友凱相信,傳統的思覺失調介入治療太「醫院化」,令不少潛在患者卻步,不想求醫。港大出動「思覺車」宣傳思覺失調資訊,趁機走訪港九新界「打撈」隱形患者。

本港估計百分之二點五至三的人口患思覺失調,單計青少年患者佔了百分之一點六至二。陳友凱表示,不少青年人剛投身社會工作,抵受不住陌生環境及工作壓力,特別容易有思覺失調。青少年期間腦部發育,激發腦內組織轉變,增加患病機會,亦有可能是遺傳因素。他擔心,若每日有七人患思覺失調,估計其中兩人仍未治療,匿藏社區,長久更可能鬱成自殺傾向。

義工示範健腦十式

曾有十二歲患者,小六期間發病,妄想出街會被毒氣毒死,一直拒絕上學,直至十九歲崩潰到絕食,母親忍無可忍始攜子求醫,正式接受治療,但兒子的學業與成長已耽誤了七年。

陳友凱相信,不少潛在患者擔心傳統治療要住院、食藥,飽受歧視。若參考澳洲等外國做法,派朋輩專員到商場提供輔導,更易識別思覺失調年輕人,盡早介入治療。他說,本港思覺失調個案由首次求診至獲精神科醫生跟進,只需一周時間。若錯過治療,只會繼續遭心魔糾纏。

港大昨起至本月廿五日,出動「思覺車」宣傳思覺失調資訊,期間走訪港九新界「打撈」隱形患者,並可安排在思覺車上與精神科醫生網上對話問症,經評估後可安排跟進。早前完成「思覺教育計劃」的中四女生鄔翠兒、張嘉瑋及鄭綺晴,學懂辨別思覺失調,以及減壓「健腦十式」體操,透過輕量的帶氧運動,改善抑鬱情緒。她們已完成訓練,會擔任義工,推廣精神健康。

「思覺失調」知多啲

徵狀

思想及言語紊亂:談話乏內容、急迫、雜亂無章

妄想:脫離現實或令人難以置信,如覺得被監視或迫害

幻覺:患者聽到、看到、感覺到其他人無法感受的聲音或事物

負性徵狀:懶理儀容、自我隔離、缺乏求學或工作動力

如何游說患者求醫?

可以維持工作、照顧家庭、影響生活等理由,鼓勵患者求醫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醫學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