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內地與香港金融分工

中國的金融改革發展應該是內地要穩,海外要放。人民幣的發展正朝日圓當年的走勢,但中國與外國在貿易結算用本幣方面勝於日本,因日本受制於美國。中國今天的貿易多元化,可能比日本走得快;日本在八十年代已趕上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九十年代下半年才金融大開放。在此前,日本是利用香港作為其離岸金融中心。

中國的競爭力勝於當年的日本,或許可有更大的步伐。不過,全面開放有一個指標,就是人民幣佔國際貨幣支付的比重。現時不足百分之三,相信謹慎的考慮會是在人民幣的國際比重上升至百分之十,才全面自由兌換。在此之前,內地的資本市場、金融體制,還需靠資本控制這道防火牆。

與此同時,中國可倣效美國在金融未開放前,利用倫敦作為歐洲美元離岸市場,新加坡為亞洲美元離岸市場,使本國企業在海外享有貨幣自由兌換的優勢,卻不會衝擊國內金融。中國大可如日本那樣把香港進一步發展擴大人民幣離岸市場,並如日本的例子,在香港成立人民銀行辦事處以作監督。

中國內地有防火牆保護,便少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內地金融可以更有利促進實體經濟的調整。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加上原來國際金融中心作用,便可成為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裏一個重要參與平台;逐步由中國內地的銀行、保險公司與基金等主導香港市場,改變直到現在由外資主宰的不合理局面。這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