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選情變化學者得益

近日外出,看見各政黨的社區主任,十分勤力展開地區工作:派單張、展示工作報告、與街坊聯絡,正所謂晨操晚練,因為區議會選舉快要開跑,大家都努力爭取接觸選民的機會。年底的區議會選舉是後政改第一場大規模選舉,各政黨在政改的立場如何影響今次選舉,是未知數,估計變數很大,而區議會選舉亦會影響一六年的立法會選舉,所以各政黨面對今次區議會選舉,大家都不敢怠慢。

筆者的經驗,候選人要取得選票,可以從三方面去爭取:一、提出政治議題,爭取選民認同;二、推動地區事務議題,爭取民心;三、經營社區及人際網絡,所謂關係票。

一直以來,各政黨因應本身條件,側重不同手法去爭取選票。泛民的強項是發動政治議題,以尋找及攻擊政府的施政錯誤去動員選民;而建制派因資源充足,所以在地區上大搞蛇齋餅糉,以建立社區及人際關係,爭取選民對候選人的好感。至於地區事務,是各政黨候選人的重點工作,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候選人在處理民生事項的工作報告、單張、橫額等,因為關心地區民生事件,是選民對候選人的主要期望。

無可否認,政改爭議是近年最重大政治議題,政改方案被否決,對誰有利,要有了投票結果才可以清楚,但一般說法,泛民有機會失票。但泛民在鉛水事件上,也爭了一些成績。過往一段日子,泛民全力投入政改爭拗,而建制派就默默在地區上耕耘地區網絡,有可能擴大了一些關係票。

因此未來選情千變萬化,對研究選舉的學者,大有機會發掘一些新的選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