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打籃球等撞擊較大的運動,稍一不慎,可能傷及膝蓋半月板,造成半月板撕裂。骨科醫生表示,過往一般以「修剪」或「修補」半月板改善病人情況,但部分病人因半月板愈合不理想,痛症持續。醫學界近年引入人工半月板,利用微創手術,植入含多孔的支架,吸引人體細胞走進小孔,細胞像「起樓」般製造全新的半月板類似結構。病人術後恢復活動能力,部分人更能重拾運動樂趣。
荃灣港安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霍偉明表示,半月板是大、小腿骨中間的兩塊軟骨,對膝關節具避震及潤滑作用。有統計發現,每十萬人有六十一人出現急性半月板撕裂。運動期間突然過度屈曲或扭動膝蓋,或膝頭十字韌帶撕裂,均增加半月板受傷風險。長者較常出現半月板退化,或是骨刺經年累月磨損半月板。
霍偉明稱,半月板受傷有兩大傳統治療方法,包括修補半月板,利用特別針線縫補撕裂的半月板。但有研究指出,兩成個案因愈合不佳,要再施手術。另一方法是修剪半月板,清除嚴重損毀組織,惟日後或加劇膝退化問題。
本港三年前引入人工半月板手術,幫助病人紓緩痛症,改善活動能力。霍偉明解釋,人工半月板是輕巧物料製成的多孔支架:「好似搭咗棚架,病人身體細胞游去細窿入面,似起樓咁,生滿類似半月板嘅物質。」人工半月板完成「起樓」任務便功成身退,約一年會自動分解,被人體吸收。
霍強調,接受了人工半月板手術的病人,仍需持續復康治療。年輕患者、半月板僅局部損傷、軟骨尚未完全退化人士,較適合接受此項手術。倘病人曾接受修補或修剪手術而效果不理想,可考慮人工半月板手術。他表示,曾有三十八歲外籍男士因滑雪,導致左膝關節及半月板受創,修剪部分半月板後,痛楚仍持續,或要換人工關節。病人改為接受人工半月板手術,並勤力做物理治療,術後一年半能持續踩單車一百公里。他提醒,膝痛患者平日不宜做撞擊大的運動,如欖球、籃球等,急速落斜路亦增加膝頭負荷。
利用特別針線縫補半月板,可保存半月板組織,但復康時間較長。部分人愈合不理想,需要再施手術
剪除損毀嚴重的半月板組織,八成病人術後可紓緩痛症。但是病人日後或較易有膝退化
將充滿小孔的人工半月板與病人原本組織縫合。人體細胞進入小孔,逐漸長滿類似半月板組織。人工半月板之後被分解
資料來源:霍偉明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