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至今仍未能確定食水含鉛源頭,這是我們的效率嗎?抑或是在官僚上有所阻礙呢?記得沙士時,我們在困難的境地,縱然比現在差百倍,但港人見到的是政府官員聯同病毒專家,非常努力地找出沙士源頭。可惜,現在所有可疑的物件都擺在眼前,政府卻遲遲未有交代源頭,確實令人費解。
房委會更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屋邨食水含鉛事件,一時之間,好像我們是第一日發現「鉛」這種金屬物質,好像第一日知道食水有機會含鉛這事實。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看看一些舊的新聞片段,食水含鉛的風險,不是今時今日才發現,而是幾十年的舊題目。政府一直沒有處理好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掉以輕心!
香港有建築條例,那為何在喉管的材料、接駁的物料、建築組件的監管上都像完全一無所知?為何被傳媒查詢時像一頭霧水?唔記得、唔清楚、唔了解這些說話,居然出自負責出來「解畫」那位官員的口,是何等難看?又抑或,有人心有不甘要揹上「黑鑊」,索性來一個亂上加亂,移形換影嗎?
我們又有水務條例,甚至乎今次「出事」的啟晴邨,早就得到水務署頒發的優質食水證書。既然有頒發證書,就即是曾經對水質進行檢驗。然而,既驗不出含鉛,又驗不出退伍軍人菌,那驗些甚麼呢?難道所謂的檢驗,就只是靠雙眼看看食水是否清澈,看看有沒有沙石黃泥般兒戲?食水含鉛是民生事務,但由於是涉及人命,對管治所掀起的影響,現時是無法估計的。但作為政府,總需要給人「有心有力」去處理事件的感覺,而不是「踢一踢才郁一郁」,完全沒有組織、沒有章法,表面上坐在一起合作,實際上卻像「一盤散沙」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