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產生智庫熱潮,是一個有趣的政治現象。政改受挫,民主夢碎,前路茫茫,如何走下去,甚至大課題如「香港的出路在何方」,都廣受注目,不論泛民還是建制陣營的有心人,均需重整步伐,尋找出路,成立智庫不失為有效方法之一。
湯家驊的「民主思路」起了一個頭,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亦有意在退下來之後,組建智庫做研究,更會倡導政策做游說工作。明年立法會世紀大換班之後,相信會有更多由前立法會議員推動的智庫成立,繼續在政圈中發聲。
客觀上,一七年無普選特首,連帶一六年立法會的遊戲規則不變,功能議席繼續保留,政治生態趨向複雜多變。本土主義冒起,激進當道,溫和路線崎嶇,加上中港關係面臨大幅調整,中央介入特區政治的力度難免加大。凡此種種,對行政立法關係以至政黨政治,究竟會產生甚麼影響,絕非喊口號可以解決,必須認真深入探討。
值得花心思研究的課題涉及民生、經濟、政治以至中港互動等方面,其中如公共管治的挑戰,公民社會與政府及議會的互動,以至「一國」與「兩制」的憲制與權力分配關係等,也是極富價值的大課題,值得智庫以至對話平台加以認真探討。
智庫同時是培養政治人才的基地。理性務實、善於溝通、與社會各界有廣泛對話的政治人才,正是香港所缺乏。在政黨以外,智庫可以另闢蹊徑,發揮「儲才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