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幼兒發展與教育反思

有位家長帶一歲半的兒子去九龍城政府母嬰健康院進行例行身體檢查兼注射預防疫苗。健康院一位護士拿出一個小女孩洋娃娃、杯子和匙羹,讓小朋友給洋娃娃餵食,測試認知發展情況。大概因為家裏從沒給小男孩玩過女孩公仔,小朋友對黏在公仔頭上的長辮子很好奇,嘗試用力拉扯。護士立刻驚呼,一臉嚴肅地教訓孩子怎麼這麼「暴力」!對這麼可愛的公仔都下得了手,長大了怎麼得了?還好小男孩尚聽不明白,但這番說話相信已足夠讓家長驚訝和不解。

按照學前教育心理學權威皮亞傑(Jean Paul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兩歲前的幼兒處於感知運動階段,通過身體運動來認識、接觸、掌握世界。無論公仔在成人眼中多麼可愛,對一歲半的幼兒來說,他會採用對待其他玩具同樣的方法來探索。廣為人知的嬰兒口腔敏感期後期其實就進入了手的敏感期,在這個成長階段,幼兒用手扔東西、摳小窟窿、拉扯物件,其實是在探索外界的同時學習運用手臂肌肉。僅因好奇心和探索意識拉扯公仔髮辮,幼兒就被貼上「暴力」標籤,的確讓人費解和遺憾。

這種欠缺幼兒教育知識、輕易給兒童貼標籤的行為,或許是值得反思的社會性問題。大眾對「問題兒童」、「怪獸家長」的討論不絕於耳,伴隨着上述行為而來的疑慮、偏見甚至歧視,可能正是問題的成因。人類本身就是社會化的產物,家長的言傳身教、社會的道德環境、專業人士的水平、他人的言談舉止,共同構成小孩成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