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使用平板電腦、手機又或閱讀書本後,容易感到眼乾及眼痕,不少人會慣性「捽眼」,但小心「捽」到角膜變形,由正常的半圓形變成錐形,可損害視力。有眼科醫生警告,錐形角膜可導致大近視或超級散光,若發現近視或散光度數急速增加,例如每年要更換兩至三副眼鏡,就可能是患病先兆,應及早求醫檢查,否則當病情嚴重或需接受角膜移植。
錐形角膜並無根治方法,以往病人只能佩戴「硬性隱形眼鏡」以阻止角膜繼續變形。若角膜嚴重變形甚至有水腫,會留有疤痕,或需接受角膜移植。香港眼科醫院在二○一一年引入「角膜膠原交聯治療」,安排惡化中的病人於眼睛滴維他命B2藥水及接受紫外光照射,令角膜變得堅韌,減低需要角膜移植的機會。至今五十人經治療後病情沒再惡化,有人更可重拾部分視力。
眼角膜是眼球最前端的透明組織,正常呈球狀,因弧度一樣,光線可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就如相機的鏡頭。香港眼科醫院駐院醫生陳頌恩稱,不少市民感到眼睛痕癢、疲勞或乾涸,都習慣大力搓揉眼睛,「外國研究顯示,捽眼時會用力按壓角膜,角膜承受一定壓力,久而久之或會變形。」
隨着角膜中央變薄且漸成錐形,角膜弧度變得不平均,影響聚焦,會引致嚴重散光或近視。其他導致錐形角膜的風險因素包括角膜先天脆弱、患有眼睛過敏症、屬於過敏體質或遺傳等。
錐形角膜並不普遍,每千人中約有兩、三人患此症。香港眼科醫院每年約有十至二十多宗求診個案,患者通常在發育時期發病,由十多歲至二十歲不等,兩隻眼睛均會受影響,最明顯徵狀是近視或散光迅速增加,有患者的近視在三年內由五百度增至一千度;另有患者的散光達到五百至八百度不等,而正常人的散光一般少於二百五十度。陳頌恩指:「此症發展緩慢,發病後有十至二十年時間惡化,好多人發病初期睇唔清楚,以為近視加深,直至換咗好多副眼鏡都矇查查,或視光師發現度數加快得誇張,普遍都會拖一年才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