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反對派想幹沒幹成的事

今次政改之役,朝廷部署了兩年,是第五代上台執政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重要布局,要「臨門一腳」按照自己的設想把普選行政長官這一最出彩的政改之球射進龍門。回歸十八年朝廷按照鄧老爺子的「天才構想」、「舉世矚目的制度創新」、香港《基本法》的相關規定、經三代領導人的努力才「創造」好了這一歷史時機,政改一役、普選特首的極端重要性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夢想中是不言而喻的。

當然,朝廷和第五代更清楚這臨門一腳的射球極不易,阻力重重,變數百出,射不進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更須周密部署,內內外外、上上下下齊心協力總動員。特別是朝廷港澳工作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要拿出最強的執行力、協調力,領導統合香江府衙、建制派議員、愛國愛港陣營打好這一仗。就算政改之球最後未能射進龍門,方案未能通過,也要在陣勢上、氣勢上壓倒對手。

為了在原則立場上、陣勢上、氣勢上「一以貫之」、先聲奪人,政改之役開鑼,朝廷大員就明確宣布,反對中央的人不能當特首,要確保愛國愛港陣營長期執政,對特首候選人要「篩選」,中央要完全主導普選方案,香港普選關乎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接下來,朝廷、建制派、香江府衙展開前所未有的宣傳輿論攻勢,發動收集逾百萬人簽名。在政改諮詢期一下子冒出了多如牛毛的「愛國愛港社團組織」,遊行集會、活躍在大街小巷,和反對派人馬「對着幹」。接下來,「八三一決定」、「反佔中」……政改之役朝廷始終把握主動權,節節進逼,聲勢不凡,香江建制派也乘風破浪,水漲船高,一個個「表現英勇」、「忠黨愛國」。

這時朝廷和輿論都把眼睛盯在反對派的「垂死掙扎」上,不料大漏子出在建制派身上,有人幹了反對派想幹而幹不成的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