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騙局 小心淪洗黑錢工具

【本報訊】青少年網上搵暑期工成為趨勢,但要慎防受騙。警方指有少女透過互聯網應徵秘書工作,結果被要求以八百元出售身份證及銀行戶口紀錄資料;另有青少年應徵網上買手,結果原來是代購點數卡,最後不但收不到佣金,更被利用作洗黑錢;另有應徵者被誘騙向財務公司借錢,結果孭上一身債。有社工提醒青少年切勿因心急搵暑期工而從事違法工作,即使做網絡打手「畀like」也可構成詐騙,隨時惹上官非。

求職騙案 年增近三倍

警方今年首四個月已接獲十一宗求職騙案,較去年同期的三宗急增二點七倍,涉及損失達三十萬元,更較去年同期的二萬五千元上升十一倍,其中四宗是透過互聯網尋找工作受騙。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楊曉彤指,騙徒手法包括誘騙應徵者出售個人資料,一名少女去年七月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應徵秘書,結果被要求以八百元出售自己的身份證及銀行戶口資料,交予一名速遞員,原來該名速遞員也是騙徒以時薪五十元請來,速遞員應要求將少女的身份證正本等資料送到一個殘廁後,騙徒即取走逃之夭夭,少女及速遞員未獲分文。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署理總督察范珮璧表示,騙徒另一犯案手法是在社交媒體刊登廣告,高佣金聘請買手,毋須工作經驗,但其實是代購點數卡,每次交易可獲數十元佣金,受害人須提供銀行戶口號碼,例如騙徒會每次存入一千元的資金,受害人購買八百元點數卡後通知騙徒序號及密碼,之後將餘下二百元存入另一個受害人的銀行戶口,騙徒以同樣手法騙取更多人代購點數卡,而騙徒最初的資金亦是騙取得來的,但受害人有可能被利用洗黑錢。

范續指,另一類犯案手法是誘騙求職者交出身份證副本向財務公司申請貸款,騙徒聲稱毋須還款,而受害人可獲貸款額一成,結果卻孭起一身債,警方今年三月採取行動拘捕十九名年齡介乎十八至五十七歲人士。

做打手「畀like」或涉欺詐

商罪科署理警司鮑兆銘提醒青少年,如僱主對求職者要求簡單,但要先墊支甚至交出銀行戶口轉帳,便要格外留神。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文浩亦呼籲青少年勿因金錢利誘在一些銷售網站給予好評畀like,因有可能涉及欺詐。

靜態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