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邨回收廚餘見成效

港人每日棄置逾三千六百多噸廚餘,令堆填區有逼爆危機。為改善環境,杏花邨去年初開始全港首個中央處理廚餘計劃,居民每晚把廚餘、剩食倒進收集桶,由廚餘公司即晚回收製成豬糧,物盡其用。平均兩成住戶參加此計劃,一年的總回收量已達三百九十六公噸,有助減少逾九十噸溫室氣體排放。杏花邨業主管理委員會滿意該成績,回收廚餘大部分為食剩水果、果皮和湯渣,並計劃一年內將參與率再提升多一成,又會舉行「惜食杏花」運動,減少回收量。

廚餘佔本港堆填區三分一廢物總量。杏花邨昨舉行中央處理廚餘計劃中期匯報暨「惜食杏花」開幕禮,杏花邨中央處理廚餘工作組召集人兼業委會副主席趙承基指,廚餘計劃為試驗性質,為期兩年,首年吸引一千四百多戶參與,佔全邨六千五百多戶的兩成二。

連膠袋棄置 影響質量

趙承基解釋,此計劃鼓勵參與居民使用有蓋容器儲存廚餘,回收公司在大廈放置膠桶讓居民落樓傾倒,晚上約十一時收回膠桶,盡量減少異味產生。

趙承基續指,四月初向屋苑居民發出問卷,收回九百多份,當中約五成八人認為回收廚餘有助改善環境;六成居民會用有蓋容器儲存廚餘,但仍有兩成人直接用膠袋包裹棄置,影響回收質量。

協助回收的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行政總裁倪漢順解釋,膠袋並非廚餘,若伴隨食物腐爛,整桶廚餘「唔要得」。初期在屋苑收回的廚餘中,有一成是膠袋盛載,需勞煩工作人員揀出,當中更夾雜竹筷、紙巾等垃圾,現時已大大改善。

每10噸可製1.5噸豬糧

倪漢順稱,廚餘中約八成是水分,每十噸可製作成一至約一點五噸豬糧,亦可加工成貓沙、種植套裝或環保膠袋等,品種多元。趙承基計劃在一年內提升居民參與率,他解釋,屋苑內「無飯家庭」為數不少,將在屋苑內設置易拉架,呼籲住戶減少浪費,加強宣傳珍惜食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