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讀史雖精 不能免俗

王岐山今年四月和中紀委的一班官員在中南海會見了兩位來中國參加學術研討會的美國學者。圍繞着「依法治國」、執政黨「自我淨化」的問題交流看法。王岐山讀歷史出身,特別愛從中外歷史角度探討現實問題。他說他是學中國歷史的,七十年代做東西方研究,後來研究西方文明,喜歡歐洲歷史。他說八十年代在經濟所工作時,要求每個人讀歷史。開了書單,讀一個月。第一本是黃仁宇寫明代的,第二本是羅馬俱樂部出版的《成長的極限》。

王岐山從政後,一直讀書不倦。二○一○年他任副總理時去巴西「公幹」,「在漫長的飛機路途幾乎看完了一本厚書,叫做《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二十五個司法大案》。王岐山說,中國的事情,實現現代化的過程要有很長很長時間。我們首先要搞清自己的歷史和文明,優秀的DNA要在現代化的實踐中發揮,優秀的DNA中國文化中就有。

談到時下最「熱門」的反腐敗,王岐山說,一個公有制為基礎的國家,搞社會主義的政黨領導市場經濟,國有企業是主力軍,市場是開放的,這是基本原則。執政黨出現腐敗,這條路的改革即法治怎麼搞?長期執政的黨的自我監督、自我淨化壓力很大。難啊!

為此,王岐山問美國學者,宗教內部的治理靠甚麼?學者回答,關鍵是法治。他認為法律精神來源於宗教,各教派之間的衝突形成了一定的「相互監督」作用,神是唯一鑑別真理的標準,這就是法律面前(神)人人平等。他反問王岐山,不知中國的憲法能否做到這樣的法治?司法獨立?

王回答,不可能,司法一定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這就是中國特色。

是的,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所有關於法治的討論都不能溢出這個盤子,王岐山讀史再精,也不能免俗,因為共產黨乃中國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