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哪個時候開始,香港政府的規劃師,無論在城市規劃部門工作或在市區重建局工作,思想心態都是豪宅化、大商場化,甚或更為高檔化。發展商不能不考慮市場需求,因香港社會不盡是富豪或中產階級。
政府官員不需面對市場考驗,也不相信民主,盡可自把自為。於是,當他們不滿公屋邨裏的商場,便可賤價地賣給領匯,把本身對中下層市民、公屋居民的職業責任、社會責任丟棄。或許這些規劃師和官員真的是社會上層的專業人士和中產階級,他們鍾情豪宅、大商場是理所必然,甚至他們把香港城市街道打造成無小販、無垃圾、無行人,只適宜有錢者駕着名貴房車來馳騁。
城市變得是豪宅、大商場,演變成美國暴發戶文化的荷里活式城市與生活方式。就如朗豪坊那樣,社區居民與商場顧客不同入口處,把那些不夠富裕豪華時尚的街坊隱蔽在大商場以外的地方,卻忘掉了朗豪坊的重建本來是為了原來舊樓的街坊們。
大商場、大零售空間,成本必貴,因此只有名牌店和連鎖店才可進駐,本地的中小企業悉數趕離場,個人創業更絕不可能。從房地產開始,香港變成了壟斷資本主義;整個城市形態,發展趨勢皆順從着壟斷資本主義的要求,中小企業、中下階層都在排斥之列。
香港的城市傳統應來自英國、歐洲,人家着重的中小企業、個人創業、零售空間是與本土傳統結合到小城鎮、小街道,就連倫敦也處處顯現人文傳統和中小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