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進步方案 費煞思量

政改來到這個階段,許多人都問:中央仍準備向泛民還價嗎?

答案幾乎是肯定的。雖然,人大「八三一」框架不可撼動,閘門之內的任何還價方案也難以打動泛民,但若能提高提委會民主化,展示最大誠意,推高「袋住先」民意,加重泛民謀殺政改的罪名,也算以點數險勝,除非北京已經完全放棄香港,否則不會這麼快便繳械投降。現在最大的懸念是,終極還價是甚麼?

本來,「區議會方案」是其中一個方向。現時全港有四百一十多名直選區議員,在選委會內佔一百一十七個席位,佔全體一千二百名選委約一成比重,如果全體區議員將來都手握特首提名權,提委會即由一千二百人擴大至約一千五百人,直選議員(連同立法會三十五個直選議席)比例馬上增至三成,不失為「進步」方案。然而,人大「八三一」框架寫明,提委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均須倒模於選委會,加入全體區議員後,不論「人數」和「構成」都出現了牴觸。

那麼,餘下來的似乎只有將提委會「公司票」變「個人票」一途。雖然人大「八三一」框架也規定了提委的產生辦法須沿用選委會模式,但是否包括選民基礎,當中存在灰色空間,阿爺可以彈性處理,為最後階段轉身留下一線旋轉空間。事實上,特首梁振英亦曾公開表示可以考慮將公司票或團體票改為個人票,以擴大其民主成分,可見有關做法並非甚麼洪水猛獸。如果北京不放心,大可採取折衷方案,先開放四大界別中的專業界別,即使泛民全數取下該三百個提委席位,加上本身在政界及社福勞工宗教界的一百餘個席位,亦不足以取得過半數即六百零一票出閘參選,算是人大「八三一」框架下安全系數最高的讓步方案。

政改進入最後討價還價階段,如何在人大「八三一」框架下進一步擴大民主化,同時兼顧各方利益和安全系數,可謂費煞思量。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