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各惜其食

學生不做大嘥鬼,食完用完齊減廢!環保署的環境運動委員會去年九月推出秤垃圾的校園比賽,共有三十三間中小學參加,學生從午餐廚餘、個人垃圾及課室廢紙等各方面作評估。有小學在參與計劃後,大大改善浪費習慣,更獲得減廢大獎,其中最厲害的是將午餐廚餘轉化作肥料,供校園農場種菜,再將收成品煮給學生食用,做到「取於斯、用於斯」,值得全港學校學習。

位於東涌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去年參加「咪嘥嘢校園減廢大獎」比並獲得獎項。

廚餘堆肥種菜 循環利用

該校校長梁兆棠指,學校設中央廚房,每日為學生提供即煮即食的午餐,他們可以「食幾多,叫幾多」,從源頭減少浪費。而廚餘亦會分類回收,推行一年的減廢活動成效不俗,將繼續本着學校的教育方針,灌輸學生更多環保知識。

今次大獎分為多個部分,其中廚餘回收計劃就由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每名學生都必須衡量當天食量,盡量把午餐食完,而食不完的廚餘就會分類回收,例如白飯及肉汁等就會倒進特定的容器中堆肥,經過約四周後可轉化為有機肥料,並且直接用於校園農場中,種植有機蔬菜。現時校園內已種有數十棵天然蔬菜,採摘後就可煮給學生食用,做到循環再造的效果。

「我同屋企人出街食飯時,食唔晒都會打包,唔會留低啲餸。」就讀小六的環保大使翁倩雯,與同學曹玉婷及文凱琪一起,協助堆肥及打理蔬菜,而她們亦將廚餘回收的概念帶出校園,認為能夠做到廚餘堆肥很有成功感,長大後會持之以恒。

減少垃圾量 各班大激鬥

另一任務為「咪嘥嘢校園計劃」,主要量度每班的垃圾量,由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二月為一季,由環保大使負責到課室磅垃圾,之後記錄於課室的表上,再結合每班結果後排在龍虎榜上,垃圾量最少的班別則勝出。

負責活動的老師歐陽凱翔指,第一季的校園垃圾量為三百三十八公斤,參與計劃後,平均每班的垃圾量大幅減少十八至二十二公斤不等,以優勝班級一A班為例,該班由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二月,產生的垃圾量只有約十公斤,比起參加計劃前大幅減少二十二公斤,反映計劃在減廢上成效不俗。

文:林建平

圖:關萬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