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去年大幅調高全港逾五百名區議員的開支津貼,在今年底選出的新一屆區議員,可再獲額外加薪一成半及增設每屆每人一萬元的外訪津貼,其中身兼立法會議員的「雙料」區議員,更可同時全額申領兩份辦事處營運開支,到底區議員是否普遍「唔夠錢使」?東方報業集團翻查現有十九名雙料議員過去一年的區議會開支申領紀錄,發現多人在首十一個月每月平均僅使用了津貼上限的三分之二開支,但到十二月份年尾「埋數」時,開支則忽然激增數倍,大部分是用於個人宣傳而非辦事處營運,有「攞到盡」、「為使錢而使錢」之嫌,令人質疑大增區議員薪津是否有實際需要。
港府去年將區議員的實報實銷辦事處營運開支津貼上限大幅調高三成四,增至每人每年逾四十萬元,每月平均計約三萬三千元,連同毋須提供單據的每月近五千元雜項開支津貼,即每名區議員除了本身的近三萬元月薪,每月還可動用接近四萬元公帑。
如他們身兼立法會議員,每年可再向立法會秘書處申領逾二百三十萬元辦事處營運津貼及近廿萬元酬酢津貼。即每一名雙料議員,平均每月可取得約廿五萬元開支津貼。
今屆立法會共有十九名議員身兼區議員,包括五名經立法會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當選的「超級議員」。本報翻查各人過去一年的區議會開支申報紀錄,發現部分人每月的開支都相當平均,但亦有多人在首十一個月每月只申領約二萬元營運津貼,到十二月則突然間大增開支數倍,令全年總數剛好可「攞到盡」每年約四十萬元的津貼上限。
以黃大仙區議員兼工聯會「超級議員」陳婉嫻為例,她在去年十二月一次過申領了十四萬六千多元營運津貼,為每月平均數的四倍半,其中近十萬元為宣傳開支,包括花費四萬五千元印製紙扇和布袋,用五萬四千元印製五千份燙金月曆等。
同屬工聯會的葵青區議員兼新界西立法會議員麥美娟,亦在十二月申領了十五萬三千多元營運津貼,當中逾十四萬元為宣傳開支,包括豪花十二萬元買入水樽、卡片套及拉鏈袋宣傳品,用近一萬九千多元印製利是封等。她接受查詢時解釋,習慣在每年年底向街坊派發宣傳品,以及揮春、利是等過年用品,強調是因應市民意見及訴求而定,非為己用,其中水樽、卡片套等宣傳品更經常供不應求。
身兼西貢區議員的新同盟新界東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就更誇張,去年十二月一次過申領了十六萬一千多元津貼,包括豪花十一萬元印製二萬個羊年吊牌月曆、二萬七千元在小巴車身賣廣告,還有加印橫額等各類宣傳品。范國威解釋,去年他特別將區議員工作報告附印在月曆背面,以求「節省成本」,又強調政府早前已提出可將本年度未用盡的營運津貼,順延至下一年度再申領,故不存在蓄意亂花費以「攞到盡」的問題。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直斥,花費數以十萬公帑印製個人宣傳品的議員「離晒譜、無必要」,相信有議員是擔心未能用盡款項,來年開支限額有機會被扣減,故刻意在年底「買定多啲嘢」,令人質疑有關開銷有無實際需要;但由於有關行為並無違規,難以杜絕,惟有靠議員自律。
記者陳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