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飽受關節疼痛困擾,部分患者盼中西合璧治療,提升免疫力和舒筋活絡,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補健用品或草藥。不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翻查內地及外國臨床研究發現,部分常用的草藥如崩大碗、雷公藤、薑黃等,若與抑制免疫系統藥物同服將「對沖」,產生腸胃不適,甚至肝中毒等副作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關節滑膜,引致軟骨、韌帶等位置發炎受損,最常影響手腕、腳跟等關節。
風濕科專科醫生周淑儀引述醫院管理局數字指出,○四至○六年專科門診有近一萬二千宗風濕病覆診個案,當中四成以上患者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需服用抗風濕藥物、類固醇或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緩解疼痛。
有患者自行服草藥或中成藥圖增強免疫力改善病情,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發現,坊間不少聲稱有提高免疫力、舒筋活絡的草藥,若與傳統抗風濕藥物同服會產生副作用。學會會長崔俊明舉例,涼茶店常見的崩大碗可消腫解毒,但與常用的抗風濕藥物「甲氨蝶呤」同服,或增加肝中毒風險;紫錐花聲稱可提升免疫力,卻會激發類風濕關節炎;聲稱可舒筋活血的薑黃,若薑黃素與抗風濕藥物「柳氮磺吡啶」同服,會令血濃度升三倍,增加作嘔作暈的副作用。
周淑儀說,她曾驗血發現部分免疫系統病患者的肝酵素顯著上升,查問後得知病人曾服草藥,因此需停用。她強調不反對病人以中成藥補身,但服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除藥物外,不論病情輕微至嚴重的患者,都可透過適度拉筋運動、游泳或耍太極改善關節負荷。
為讓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正確管理病情,醫院藥劑師學會協助提供資訊製作類風濕性疾病病友流動應用程式,患者下周起可用智能手機搜尋關鍵字「類風濕性關節炎」免費下載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