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消息向東方報業集團透露,雖然中央對今次政改態度強硬,在下周三公布的二○一七年特首普選方案再無讓步空間,一隻字都不能改,但方案在整個選舉的三個階段,仍有兩大「鬆動位」:包括在「入閘」階段降低提名門檻,有志參選人士只需獲十分之一、即一百二十名提名委員會委員記名支持,便可成功「入閘」成為正式候選人,即理論上最多可有十名參選人,另設提名上限最多二百四十個,以免被個別建制派人士壟斷大量提名,確保「有足夠櫈仔畀泛民坐」。在「出閘」階段,亦會採用最有利泛民和中間派人士的「逐一表決」或「信任票」制度,以減低由建制派佔優的提委會的排他性。在一人一票普選階段,會採用最清晰易明的「簡單多數制」及只設一輪投票,即候選人毋須取得過半數票才當選,變相否決「白票守尾門」制度。
權威消息表示,一如港府在政改第二階段諮詢文件中提出,一七年特首普選將分為「先推薦、後提名、再普選」三個階段。為了加強競爭性,政府決定推薦階段的「入閘」門檻,由現時選舉委員會制度的八分之一調低至十分之一,即只須一百二十個提名就能「入閘」成為參選人,一千二百名提委除以十,即理論上最多可有多達十名參選人。
為免像○二年的特首選舉和○五年的特首補選中,因個別候選人壟斷絕大部分選委提名,而導致選舉缺乏競爭,政府會在「入閘」階段增設提名上限,即每名有志參選者不能取得超過二百四十個提名。至於為何不採用更低的十二分之一、即一百票「入閘」門檻,消息指「有意見認為多過十個人就太多,市民好混亂,選舉論壇都唔知點搞,但十分之一門檻已一定有足夠櫈仔畀泛民人士坐。」
在俗稱「出閘」的提名階段,人大常委會「八三一」決定已訂明特首普選候選人必須取得過半數提委提名,候選人數目為二至三人。權威消息表示,為免由建制派佔優的提委會出現排他性(displacement),即只支持建制派參選人,泛民或中間派參選人難以取得過半數提名,政府決定採用最寬鬆的「逐一表決」或「信任票」制度,即每名提委都可在選票上,以暗票方式向每名參選人「剔支持定唔支持」。若有十人「入閘」便可投多達十票,最少兩票,少於兩票則當廢票。最終取得最多而又過半數提名的二至三名參選人,即能「出閘」成為正式候選人。
在全港五百萬名合資格選民都有權投票的普選階段,政府曾認真考慮「兩輪投票」或「排序複選」制度,以提高最終當選人的得票率,甚至硬性規定要過半數,但政府擔心「兩輪投票」制度行政費過高,加上時間緊迫難以舉行兩場普選;至於「排序複選」制度則比較複雜和陌生,過往只曾在選民極少的漁農界功能界別採用,但最後仍出現大量廢票,不宜在香港歷來的首次一人一票特首普選中採用;故最終建議採取「簡單多數制」和只設一輪投票,得票最多者即當選,毋須取得過半數有效票,而白票亦會沿用現行做法當廢票論。
上述三個階段的具體選舉辦法均寫入《基本法》附件一,在本地立法層面,政府曾研究削減現有多達六十席的漁農界議席,以騰空予婦女、青年及中小企等新增界別等,亦曾考慮選民最少的保險界及金融服務界的選民基礎,由公司票轉為董事票以擴大認受性,但因有關業界有很大反對聲音,會牽動二○二○年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加上這些小修小補亦非泛民會否「袋住先」的關鍵,故終決定將提委會組成和選舉基礎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