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整頓教育 如何取捨

如果說一年多前馮巍由中聯辦上調港澳辦是中央「依法治港」的部署,那麼,王志民由西環調到北京,會否是朝廷重整香港青年工作的先兆?

國務院日前公布新一輪中央對港、澳及台灣事務官員人事調動,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接替徐澤,出任港澳辦副主任,成為佔領之亂後的首名北調幹部。自去年佔中爆發,青年工作問題暴露無遺,尤其不少年輕人淪為街頭鬥士和政治棋子,更被視為教育「去中化」的結果,正當朝廷急欲撥亂反正之際,專責青年及教育工作的王志民北調京畿,若說純粹巧合,沒有多少人會相信。

事實上,西環高官因應中央方針調動,早有先例可循。一三年中共第五代開啟依法治港路線,不久中聯辦法律部部長馮巍即升任港澳辦副主任,參與中央港澳協調小組工作,如今王志民走上同一條北上之路,反映中央正在謀劃戰略,調兵遣將。可以說,這次人事調動除了標誌着「兩辦」官員互調常態化,亦透視着中央對香港的青年及教育工作全方位推展。

政界人士指出,中央一直認為香港的管治存在三大淪陷區,法律、教育、傳媒陣地均是孕育和散播反中思維的淵藪,經佔領一役,更印證了這種判斷,所以,整頓教育界,重整青年工作,已是事在必行的「硬任務」。現在最大的懸念是,這場政治大手術會是甚麼時候開始。

眾所周知,青年工作的根源在教育,而教育向來是泛民的勢力範圍,不論改革中史科還是微調通識科,都無可避免遇到阻力,任何變相重推國民教育的動作,更被視為洗腦工程,勢必惹來泛民圍攻,觸發巨大政治波瀾。一二年開學前後,國教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由於時值立法會選舉投票前夕,朝廷及港府投鼠忌器,最終功敗垂成,成為京港博弈的借鑑範例。無巧不成書,今明兩年又是選舉年,後年亦有特首選戰,在選舉工程與管治工程之間,朝廷會如何評估、如何取捨?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