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高齡產婦需承受較高風險,胎兒健康亦較易出現問題。美國科學家透過動物實驗,推斷若高齡孕婦保持適量運動,或可將胎兒日後患上結構性心臟病的風險減少一半。
結構性心臟病是導致胎兒夭折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但科學界至今對其成因仍未完全掌握,包括到底是孕婦本身年齡或卵子年齡會影響到胎兒患病風險,至今也未有明確結論。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令實驗老鼠擁有與結構性心臟病相關的基因,然後將年輕及年老的老鼠卵巢調換移植到對方身上。結果發現,患結構性心臟病的風險與卵巢年齡無關,反而與老鼠的實際年齡有關。
較年輕的老鼠即使擁有較老的卵巢,所生幼鼠患病的風險仍較低;相反高齡老鼠即使擁有較年輕的卵巢,所生幼鼠的患病風險並無明顯下降。
科學家又發現,若高齡老鼠保持較高運動量,所生幼鼠患結構性心臟病的風險可由約兩成大減至一成;至於年輕老鼠不論運動與否,其下一代的患病機會均維持在一成。研究人員補充,高齡老鼠只需在產前三個月開始勤做運動,已可得出上述效果。專家認為人類的情況亦可能相似,今次發現有助醫學界從另一角度探索預防結構性心臟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