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愈來愈注意飲食健康,但隨着食物營養成分變化,傳統的健康飲食建議是否等同「夠營養」?亞健康關注聯盟註冊營養師林思為指,隨農業及畜牧業着重高效益生產,外國研究發現食物出現「營養貶值」現象。她根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數據推算,多種食物營養價值近年均有所下跌。
林思為指,美國早有研究人員據美國農業部於一九七五年起的數據,計算出多種蔬果的礦物質及維他命含量下跌。本港過去並無同類調查,聯盟根據食安中心去年發表的「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礦物質」收集各類食物的營養資料,再與中心網頁「食物營養搜尋器」內的同類食物作比較,「搜尋器」主要收集五至十年前的海外數據,可以作為食物營養變化的一個參考。
結果發現,雞肉腿部瘦肉的鈣質由每一百克有十毫克,跌至五點二毫克,下跌四成八。番茄及菠菜鐵質分別跌三成六及三成,栗米磷質跌兩成三。她指現代農業及畜牧業着重高產量,過度耕種令泥土養分減少,導致食材營養素水平下跌。不過,她強調市民不應因此過度「補吃」單一食物,否則可能攝取過多熱量,建議市民多留意食安中心最新營養資訊,有需要時應諮詢醫生及註冊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