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產生的最高權力格局,以及習近平登基執政以來種種所為,都向世人證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和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是第五代的兩根台柱子,一個掌握刀把子,一個位居「中樞要津」,總攬黨政軍一切動態、情報及相關事務,「內參進退之權,外顧安危之局」。中央辦公廳已經成為最具權勢、最龐大的中共中央機構。
王岐山和栗戰書是習近平最為信任的心腹,「可寄百里之命,可託五尺之軀」。這種信任和親信首先建基於他們之間深厚的淵源。王岐山和習近平相識相交於文革「知青上山下鄉」之微時;栗戰書和習近平相交於文革後大家走上仕途、在河北臨近的兩個縣主政。栗戰書雖然不是「太子黨」,但爺輩、父輩都是老革命,和習父仲勛早期革命活動有關。習近平、王岐山、栗戰書都是當年廣義的「革幹子弟」——「革命幹部子弟」。那時沒有「太子黨」、「紅二代」之說,「革幹子弟」就是最親近,相互容易認同、交往、信任的「政治基礎」,大家最有共同語言。
當然,這種關係不能過分誇大。「革幹子弟」從政從軍從商後,能夠走到哪一步,建立甚麼樣的「公私」關係,這要看「命造」、「機緣」,因素十分複雜。習近平、王岐山、栗戰書的命造、機緣是在十七大習近平立為「王儲」後才略顯端倪,十八大後才真正展開,「天意」讓他們共同成就一番事業。
他們之間相互關係、共圖大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人特別關注,二○一七年中共十九大時,王岐山將六十九歲,過了「常委七上八下」的「約定俗成」;而屆時六十七歲的栗戰書能否順利「入常」?這兩個問題對習近平極為重要。現在看來,栗戰書「入常」問題不大,但王岐山是否連任,要頗費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