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爭取勞工權益應有的反應

爭取勞工權益的路,是漫長的路,不是因為勞工的福利可以「拖得就拖」,而是因為勞工福利要與時並進,要不斷跟着大潮流、大趨勢而行。要不斷往前行,行到一個最理想的境地,要讓每一個打工仔女都可以在絕對平等的環境之下,得到合理的回報。但很明顯,今天香港的勞工路,離終點仍有遙遙之距!

想當年,我處理很多公司倒閉的個案,在那個勞資糾紛經常出現的年代,特別是在破欠基金成立前,每次都跟資方大鬥法,要不是大動干戈、要不是大動腦筋,為的就是替打工仔女取回合理報酬,是他們付出了勞力而換來應得的報酬。那時的個案,每每見到有打工仔女「一家大細」等錢開飯、買奶粉……

想當年,建新機場的外勞,來到香港像奴隸一般的生活,我們還帶領他們到新華社請願。曾經身歷其境,還會相信商界今天蠢蠢欲動的謊言嗎?又例如,當年我們見到很多低技術的工人,只有十多元時薪,還被揶揄「唔做大把人做」的時候,我們對爭取最低工資就絕不手軟……直到今天,我見到打工仔女被迫無償加班,失去正常的家庭生活,聽到一些如「小孩希望買回爸爸的工時」諸如此類的故事時,我對於標準工時的期盼,促使我據理力爭,無論是對商界、學者又或者官員,既不口軟亦不手軟!

幾十年來,見得多勞工被欺負的個案,自不然對不公平、不合理、說服不了自己的事情充滿怨恨。因此,對於各大大小小的勞工問題,我總會作出最即時、最自然、最嚴厲的反應。因為我知道,我們慢一點、軟弱一點、猶豫一點,說不定就會令幾百幾千,甚至數十萬個打工仔女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如果沒有這數十年間見到的勞工慘況,或許未必會有這番感受、未必有如此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