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策無橋?團體促重建22舊邨

【本報訊】港府去年底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定下未來房屋建設藍圖,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特別會議,聽取公眾對長策及施政報告內房屋建設意見,近九十名市民及團體代表出席,發言大部分均關注如何增加公屋興建量配合需求,亦批評當局未有落實重建如葵盛西邨等低密度的舊屋邨,港府難加快公屋流轉。更有團體代表力斥新修訂的公屋配額計分制不公平,即使四十五歲或以上人士獲加六十分,但變相拉高門檻,令等候上樓時間拖長。

房委會去年公布完成廿二條舊屋邨初步潛力及可行性研究,青少年公屋重建關注組成員楊振謙在會上表示,單是葵盛西邨重建後就可提供五千伙單位,若重建「清單」上各屋邨更能提供三萬五千個單位,要求當局交代時間表。

重建亦需三年通知期

運房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說會了解各種因素才決定屋邨是否適合重建,落實重建後有三年通知期,「唔會失驚無神去做」。他承認,按目前土地供應,只能建廿五萬多個公營房屋,與廿九萬目標有距離,但每年收回遭濫用或其他原因的公屋單位約七千個亦能增加流轉,現時公屋空置率只是百分之零點五。

對於新公屋配額計分制「加分變減分」,運房局副秘書長王天予只解釋,做法原意望年長者更快受惠,並可定期檢視輪候人士申請資格。

憂「綠置居」拖慢公屋輪候

另外「綠置居」計劃轉售現成公屋加快公屋流轉,會上亦有市民批評若公屋單位無增加,只會拖長現時公屋輪候時間。

十多名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成員,昨早帶同揮春和自製紙橋到立法會請願,諷刺長策會「無橋」處理房屋問題,促港府興建過渡性房屋,並利用市區重建增加公屋供應量,同時爭取重推租金管制措施,令市民安居樂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