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帶電飯煲和智能馬桶蓋作為手信,成了近年內地遊客的一種新時尚。農曆新年期間,四十五萬中國遊客赴日本消費近六十億元人民幣,日本電飯煲、智能馬桶蓋幾乎處於斷貨狀態。隨後有新聞披露,很多從日本買回國的產品其實都是「Made in China」的。針對這種經濟現象,李克強總理在出席全國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聯組會時表示,一方面,反對貿易壁壘,抱着開放的心態尊重消費者享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倒逼中國企業產業升級,相同質量的產品應更具競爭力。
帶殺菌除臭、加熱、沖洗功能的智能馬桶蓋,售價約兩千元人民幣,可算家庭衞浴設備的奢侈品。內地亦有多款智能馬桶蓋可供選擇,消費者為何捨近求遠?歸根究柢,還是對國內產品以及產品的質量管控制度缺乏信心。
中國市場大、消費者多,這既是企業的優勢,也成為某些企業追逐快錢、粗製濫造、輕視售後的資本,殊不知企業損耗的其實是消費者對國產產品的信心和安全感。正如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所言,馬桶蓋事件是內地製造企業在為過去的不誠信買單,「實際上現在中國的很多企業,產品質量並不差,我們做的大松牌電飯鍋就出口到日本去,但是為甚麼中國人到日本去買電飯鍋?一是因為我們技術上可能不如別人,更重要的是現在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正在為它的不誠信埋單」。
所以,企業要從自己做起,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市場負責,這個局面才有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