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魚助驗千種毒素 可保食安

【本報訊】近年食品安全屢見事故,港人對食品安全問題愈來愈關注。有科技公司首創生物檢測方法驗毒,利用會發光的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進行毒理測試,兩至三天內檢測出逾千種雌激素及有害物質。該公司負責人指,現時港府對消費品的安全檢測過時且不夠全面,產品即使通過檢測亦不等於安全,新技術可提升產品安全標準,現應用於政府部門及十多間商業機構。

斑馬魚胚胎監測污水

新技術所採用的轉基因鯖鱂魚,能用於檢測日常消費品,包括食品、藥品及化妝品等。該魚類的幼魚只要接觸到雌激素,便會發出不同強度的綠色螢光,激素濃度愈高光度愈強,檢測人員從而量化雌激素含量,過程只需一日。

另一項目透過斑馬魚胚胎作毒理測試,可應用於食品及污水監測。由於斑馬魚與人類基因有九成相似,因此可模擬人類的新陳代謝系統。在接觸有害物質時,胚胎會在兩至三日內發育異常,如眼睛移位或尾巴出現腫瘤等。兩項技術獲得韓國國際發明獎金獎及銅獎,培殖魚卵的實驗室則獲ISO17025認證。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子翔指,現時港府對食品、化妝品安全的檢測規格不夠全面,通常只檢測兩種雌激素或重金屬等五至十種有害化學物,但採用新技術則能一次過檢測過千種雌激素及有害物質,高效且成本低。而用於檢測的魚類全部未成形,獲動物權益組織認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